洋务运动挽救民族存亡了吗,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近代中国的自救运动,救的是中国的什么?时间大概是1840-1949。要详细的,谢谢?

洋务运动(19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所以救得是中国的民族存亡。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主要内容: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潘)。江南制造总局(曾国潘 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筹划海防。创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影响:它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頭條萊垍

2021年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影响

一:对近代军事的影响

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二:对近代经济的影响

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促使了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对近代政治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清朝的洋务运动,为什么没能挽救清朝命运?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那么,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究其根源,这场自救运动还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软弱和腐败无能造成的。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分析:

“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后期口号为“求富”,发展近代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等。在19世纪80年代,又建成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归海军衙门统一指挥。洋务派希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来抵制西方侵略,即“师夷长技以制夷”。

失败破产

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腐朽的封建制度。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将西方科学技术嫁接在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上,注定不可能成功。腐朽的封建制度注定是要被历史淘汰的。

第二,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顽固派的阻挠严重阻碍的运动的推进。

第三,腐败无能的官僚体制。采用衙门式管理,腐败的官僚作风加速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第四,体系不完善。国防需要完备的工业体系,而不是设几个厂子就能解决的。洋务运动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是洋务派的官员在进行个别行业的建设,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稳定长期的资金投入,所以必然不会长久。

第五,依赖西方列强。从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依据特权对中国加紧掠夺,但清政府对列强一直抱有幻想,依赖列强。洋务派一直主张对外和戎,幻想依靠列强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综上几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还是在于洋务派属于封建统治阶级,他们自身的局限性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完成中国的富强独立的使命。

【这里是历史学苑。每天都会跟大家分享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以史鉴今,开创未来。喜欢的小伙伴不要忘记关注转发哦!】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其对我国近代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1、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2、对近代经济的影响: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頭條萊垍

3、对近代政治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对近代文化的影响: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感谢邀请。

题目很大,全说清楚就是好几卷的专著了,这里只能简单聊聊。

洋务运动,英语里有一个专用名词“Westernization Movement”,意思是“西化运动”。现在这个叫法,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规范用法。

这个运动,指清朝政府于在19世纪下半叶,为了维持自己风雨飘摇的统治,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在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等方面进行改良的活动。

具体时间,是从19世纪的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

之所以会形成一个“洋务运动”,是清朝王室和地方权贵中的一部分实权派,迫于 “内忧外患”的严酷形势,所决定实行的“自强”措施。

所以,这个运动,曾长时间被学者称为“自强运动”。

咸丰六年至十年(1856- 1860),清政府内部面临太平天国兴起的压力,外部遭受英法联军的重大威胁,可谓内外交困,步履维艰。

朝廷内部,曾延续了长达四年的争论,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先除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心腹之害”,再御被认为是“肢体之患”的外国侵略。

具体的方略,就是实行“自强新政”。主要内容,一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首先是军事技术;二是对外国侵略者妥协退让,以争取其军事上的支援。

两项合一,就是迅速加强清军的军事实力,以图尽快荡平太平军和捻军。

而当时坚决主张大办“洋务”的一批清廷贵族和官僚,被称为“洋务派”。

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时任议政王、领班军机大臣的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他是道光皇帝的六子,咸丰皇帝的异母兄弟。

除他之外,朝廷内还有他的岳父东阁大学士桂良和军机大臣文祥。

地方官僚中,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咸丰十一年(1861),清廷成立以为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办理外交事务为主,同时亦掌管以“自强”、“求富”为内容的洋务活动。奕䜣任总理大臣。

“洋务运动”兴起之初,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尽快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因此,一开始就以购买洋枪洋炮和创办新式军事工业为主要任务。

曾国藩于1861年,在安徽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晚清最早官办的近代军事工厂,以制造弹药、炸炮等军火为主。生产基本靠手工制造,没有洋人工匠。

李鸿章及其统率的淮军,一开始,则是采购西方武器较早较多者,以购买西方近代军事武器为主。随后,其又成为创办近代军用工业的规模较大而又较早者。

清政府创办的近代军工企业,早期规模最大的有4家——

1,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李鸿章1865年在上海建成,主要制造军火和轮船。

2,金陵机器制造局。李鸿章1865年在南京建成,主要为“剿捻”制造枪支弹药。

3,福州船政局。左宗棠1866年在福州马尾创办,专造兵、商轮船。

4,天津机器局。三口通商大臣崇厚1867年创办,主要制造华北地区用来“剿捻”的军事装备。

1860年以后,曾经有关一段帝国列强侵扰中国减弱的阶段。清政府称此为“中外和好”的局面。

但是到了70年代初,西方列强再次加大了侵略强度。

鉴于这种局面,清政府和“洋务派”,开始大力建设海军,增强海防;并编练区别于以前湘淮旧军的新式陆军。

清政府除设厂制造兵船外,还以重金购买外国军舰。先后向英、德等国订购舰只,建立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北洋水师。

中法战争中,福建以及南洋水师受挫。

光绪十一年(1885)后,清廷重点建设北洋海军。成立海军衙门统一一事权,以醇亲王奕擐为总理,庆郡王奕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会办。陆续向外国订购定远、镇远、济远等铁甲舰和其他较先进舰只,均编入北洋海军舰队。

1888年,北洋舰队基本成军。与此相适应,沿海各重要海口均设炮台等防御工事。这些设施,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起了一定的防御作用,但终因清廷腐败而惨败。

“洋务运动”中,在经济上,除陆续在各地设兵工厂并不断扩大军用工业外,还建立了一些民用工业并加强经营,以期与洋商竞争。

轮船招商局,创立于1872年,是由军用工业为主向民用工业企业为主转变的标志。

“洋务运动”的这种变化,亦使参加者的成分有所变化——除原有封建官僚集团之外,又新加入了一些买办商人和有维新倾向的知识分子。

这就使当时的民用工业企业,除少数为清政府出资的官办企业之外,大多为官督商办。官办企业和官督商办企业在资金来源和经营管理上虽有差别,但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企业,一是为了“分洋商之利”,以保护利权,并获得军队饷源;二是也为了军用工业所需金属原料和煤炭燃料可以由自己创办的这些工业得到供给,减少对外国的依赖。

当时的民用工业企业主要有是四类——轮船航运;煤矿采掘及其他金属矿藏的开采冶炼;电报;纺织业。

“洋务运动”,开了新式人才的培养的先河。

创办工业,建立新式海军,首先就需要人才。最初显现的,是翻译人才奇缺。为了培养翻译,清政府于同治元年(1862),在北京设立了“同文馆”,随后又设立了上海、广州广方言馆。

随后,洋务派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到,要想真正办好“洋务”,实现“求强”、“求富”,没有通晓洋务的人才不行。于是,采用了一是派遣人员出国留学,二是开办学堂的办法。

派遣留学生,始于1872年的幼童留美。此事,由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倡议,他出生于广东香山县,是中国第一个留学生,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此倡议,受到曾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大力支持,由曾国藩、李鸿章会奏促成。

后来,清政府逐渐觉得,出国留学人员应以经过外语训练的成年人为宜,学习期限以3-5年为宜。当时能具备这个条件的,主要是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因此,自70年代中期以后,派遭出国的留学生以福州船政局者居多。多数赴英、法学习制造和驾驶;另有派赴德国学习陆军。

张之洞派遣过一些赴欧美学习治炼钢铁的人员。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陆续在国内创办了一些专门性的学堂。

“洋务运动”,在总体闭关锁国的晚清,能够稍稍打开一扇窗口,对于外部世界的新思想、新技术进入中国,无疑是有所助推的。

同时,开创工业,不管是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毕竟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生产力的代表,其性质显然是资本主义的。这不但对于撼动几千年封建生产关系的根基,是一种撬动力量,也为后来的民族工业发展,打下了一些基础。

开放办学,促进留学,是“洋务运动”最具积极效应的事件。一旦先进的思想冲破禁锢,就在以后转化成了巨大的物质力量。

19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上开始出现了具有倾向资本主义的早期改良主义的社会思潮,主张“君民共主制”最适合中国,提出了设议院的要求。

这是清廷绝对想不到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学习西方的技术,仍然保持封建统治。

这就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主流趋势,产生了巨大的、不可融合的尖锐矛盾。

作为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中国是一大块肥肉,你买它的东西行,派人留学也行,但想强大起来和它们抗衡,门儿也没有。

光绪二十年(1894),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洋务运动”对于病入膏肓的清朝统治,已经不能起死回生;同时,西方列强也根本不给清政府苟延残喘的机会。

洋务运动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洋务运动历史意义:

1、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頭條萊垍

2、洋务运动,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 200 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内容:第一,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机器,建立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近代工矿、运输企业。

第二,建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外交、翻译、科技、军事人才。

第三,建立近代国防体系。编练近代新式陆军、海军,组织收复新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影响:初步融入资本主义世界近代体系。培养引进部分科技人才和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经济侵略,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刺激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但严重依赖外国列强,没能完成自强目标。

为什么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都不能救中国?

因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也就是说只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挽救中国,而不改变中国的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科学与民主,其宗旨是通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思想来改变中国落后的命运,二者都没有先进的理论思想为指导,故而都不能救中国

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洋务运动历史意义:

1、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2、洋务运动,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 200 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洋务运动为何拯救不了清朝,在甲午战争输给日本?

清朝积重难返,根本不是治标的洋务运动所能拯救!

洋务运动的初衷,是强化清朝的国防实力,但真正实施却由江南督府与民间富商联合创办,而清朝又极度防备汉族地主阶级,如此矛盾的政治架构下,洋务运动的改革并不彻底,甚至只波及表皮!

主要是强化了军工,及配套的附属企业,但随着官办民营结束,政府掠夺企业的控股权,官府经营大多以亏损告终,而民营企业损失惨重,导致加入革命的队伍!

甲午海战前数年清政府便已停止拨付采购军舰,而海陆军建制依旧是旧时,与时代脱离愈发严重,而日本则是全民共同筹建,用财政的半数打造新式军队,即便清朝与日本,武器装备相差无几,但战斗力则是天壤之别!

何况,甲午海战,清朝始终在战与和间摇摆,清朝慈禧太后面对临近的战事,却依然筹备奢华的寿宴,反观日本全军备战,下定决心赌上国运的破釜沉舟之举,每个军人都做好牺牲的觉悟,以至于吨位上占据优势的北洋舰队黄海战败,随后又在威海被日本全部缴械!

洋务运动只是清王朝为延续统治所做的尝试,但却又因贪婪掠夺民间资本告终,使社会重新倒退,并激起更高的反抗!

甲午海战,清朝朝野尚处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直到被决绝日本击败,才彻底醒悟而改革奋进!

近代民族自救运动有哪些?

1、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同治维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1861年1月11日,奕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1861年辛酉政变后,慈禧重用洋务派,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失败。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3、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

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

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

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少数民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十分严酷;又加以天灾人祸,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终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頭條萊垍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頭條萊垍

5、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添加老师微信 qgzx5520(长按复制微信号)或LINE ID ve1314 可享受一对一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