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感是真,心理咨询师可能爱上来访者吗?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共情,是真的感受到还是只是职业性质?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共情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材料。

2、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

3、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4、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

一方面,共情是一种技巧,需要咨询师不断地去接受训练,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以便尽可能地可以从多个视角更好地理解来访者。

但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咨询师自身人格特质的一部分。不同人格特质的人,同理心是不同的。也可以说比较偏执或者太过于健康的人是比较难以共情很多比较艰难的情绪感受和体验的。

有一种说法,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是疗愈之后的神经症患者。他有着天然的共情能力。

我们最初学习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讲个段子,如果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雨中坚持不打伞,说自己是个蘑菇,那么你最好的共情就是,就是自己也不打伞,说自己也是一个蘑菇。

罗杰斯说,共情是理解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好像你是那个人一般。但同时,你也时刻记得,你和他还是不同的;你只是理解了那个人,而不是成为了他。共情还意味着让你所共情的人知道你理解了他。

实际上,咨询师只是在尽可能地去理解来访者,并不能完全理解到来访者的感受 。他需要通过不断地反馈和调整,以期更好地共情来访者。

但是接受过咨询的人都知道,其实情绪感受也是有能量的,如同我们看到小说电视剧中忧伤的场景会流泪,开心的镜头也会欢笑一样。我们沟通交流时,约有百分之65的信息来自于非语言信息,对于咨询师来说,其中其实也包含一部分的情绪感受。

不同流派对于共情程度的要求不同。古典精神分析流派一般要求咨询师坐在来访者的躺椅背后,其实也就是为了防止咨询师过度的卷入。

随着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很多流派对于咨询师的卷入度要求不断提高,存在主义强调此时此刻,也许咨询师会在需要的时候去拥抱来访者,拍拍他的手等等。还有沙盘治疗,需要心理咨询师的高度共情,来访者哭,咨询师也哭 。

说白了,咨询师的共情能力其实就是一面镜子,你可以通过它看到你自己。

咨询关系建立的最初,我们需要咨询师的共情来让我们觉得温暖、被理解、被看到,这种理解、看到很多时候就可以让我们觉得痛苦有人可以与我们分担。但是在这之后的更多时候,镜子功能就显得更重要了。

我们需要被看到,被理解,更需要可以让自己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看到事情背后的真相。

以上是我对于您这个问题的一点理解。

感谢您的邀请和提问,不知道是否对您的问题有所帮助。[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心理咨询师对病人是否是真心关爱的?对此你怎么看?

首先需澄清一下,如果是心理咨询师,他们所服务的对象应该叫“来访者”而不是“病人”。

只有精神科医生或临床心理治疗师服务对象才可称之为“病人”,当然,他们也可以为来访者服务。

平心而论,绝大多数的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都是“真心关爱”的,这是因为:

1.大部分主动考取并从事心理咨询师的人都是热爱这一行业并准备为之奉献的人,并对此行业充满了激情和兴趣;

2.与其它行业一样,既然做为一种职业,就是依此生存并养家糊口,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不是一锤子买卖,为了更多的客户和口碑亦必须如此;

3.职业道德和规范使然,不然就会砸了自己的牌子,且受到行业协会的监督和处罚,直至取消行业资格证,这不是砸了自己的饭碗了麽?

那为什么小编还会提出这个问题呢?

显然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这个问题,我想也有以下原因:

1.入门门槛低,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自从劳动人事部开始设立“心理咨询师”考试资格证以来,全国有近百万人都通过了资格认证,真正从事这一行业的不过三、四万人,即便是这三、四万人当中,也存在着滥于充数,鱼目混杂的乱像,主要与监管不到位有关;

2.个别心理咨询师并没有系统学习心理学尤其是变态心理学知识和经过临床实习,匆忙上岗,能力有限,导致来访者不满意;

3.更有的心理咨询师自己本身就是“带病工作”,或因长期从事这一职业而产生怠倦甚至厌倦情绪,而令来访者不满。

但总体而言,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心理咨询师还是热爱并真心关爱来访者的。

谢邀回答!

心理咨询师可能爱上来访者吗?

最好的方法是转介。心理咨询师最忌讳的就是跟来访者有过亲密的关系,这样会影响咨询师的判断,和心理咨询的效果。当发现这种苗头时准备好资料进行转介。心理咨询师一定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去咨询,如果发生这种现象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产生共情,没法正确做出判断。

咨询师爱上来访者的表现?

不允许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产生别的感情,是心理咨询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咨询伦理规定的。

咨询师若爱上来访者,而且迫使我彻底承认对他的喜欢,紧接着的咨询中他刻意的打扮言谈神情的变化表达对我的欣赏都更明显了。这样会对来访者咨询的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心理咨询师真的会在心里接纳来访者吗?

根据自已的咨询方向定向,接咨询个案。

心理咨询师面对和来访者的分离时,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

三个字——很欣慰。

来访者和咨询师分离,说明实现了咨询目标,咨询结束,来访者可以脱离咨询师的帮助,拥有了更强健的心理素质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心理咨询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有的来访者在咨询中获得了无条件的接纳和抱持,感受到温暖,有的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改变了视角,有了全新的认识,有的来访者获得了心理的二次成长等等。

所以,对于咨询师来说,这样的分离体会到欣慰感是很自然的。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栾静媛,有十余年的咨询实战经验,擅长领域:婚恋辅导,情绪问题,个人成长,亲子教育,性心理。

个人风格:温暖亲切

咨询特点:能快速准确把握来访者问题症结与核心需求。

如需心理咨询的帮助,或者对自我探索有兴趣,以及希望获得心理顾问心理保健,都可以发私信联系我。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会爱上他的顾客吗?

在咨询的过程中,不管是来访者对咨询师还是咨询师对来访者都有可能产生移情的情况。但是这个情况是不允许发生的,如果是前者,那么咨询师要明确更来访者说明,你们只能是咨询关系,来访者能调整过来最好,不行的话要及时终止这次咨询,或者转诊。

如果是后者,那咨询师就有点不太专业了,这样是很不利于咨询的,程度不深要请督导辅助下,程度深的话,建议转诊。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说你很漂亮,你的眼睛很美,你哭的时候说你好可爱啊像个乖宝宝…这是什么情况?

既然有疑问,可以去问问他本人。咨访关系本来就是治疗的一部分。

咨询师很显然是在寻求对话的渠道,你如果对他的言行缺乏反馈,反而对此抱有质疑,且不向他提出此种疑问,那就有可能导致治疗过程的停滞,你的表现很明显是一种心理防御,在治疗过程中也称为阻抗。

阻抗是对治疗的一种抗拒,同时对于有经验的咨询师来讲也是一个治疗起效的契机。

咨询师与来访者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我们在与来访者建立关系上面,人际取向有科学跟艺术两个层面,科学层面其实有一套关于人际问题的访谈问卷。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对于症状的一些了解导向到人际关系。来访者感受您对他的这个状态非常的关注,并且有很深刻的一些了解。将痛苦过程慢慢去开展出一个焦点,从这个有效的焦点去取得很重要的信赖感。

艺术的层面,这部分就是之前提到的咨询师本身是一个工具,怎么去跟不同类型的来访者建立关系要能够跟她同步。建立工作的同盟通过一种你了解到他的一种人际内在模式的方式来进行。比如说对于比较火气大的,可能我们在跟他对话也可能有同步性。对于比较被动的比较消沉的,用一种他能够接纳的方式来跟他做对话,某种程度去确认他对于整个治疗的一些想法,从中去发展出一个独特的关系来。

(参考来源:漫语公开课-许育光《人际取向心理治疗简介》,感谢关注微信公众号:漫语心理MY)

添加老师微信 qgzx5520(长按复制微信号)或LINE ID ve1314 可享受一对一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