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心理学怎么样理解自我,心理学上自我定义是什么意思?

心理学上自我定义是什么意思?

自我定义(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自我定义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关于自我定义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自我定义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

第二,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自我定义的作用包括自我引导作用、自我解释作用、自我期望作用和自我成败归因作用

什么是自我?自我包括哪些方面?

自我又叫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讲就是“我自己”,是指个体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识、

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有关自我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换言之,自我包含三种成分:

1、自我认知,指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2、自我情感,指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3、自我意向,指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心里学中的“镜我”是什么意思?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是一位女生发给自己男友的自拍照。照片下面有一句评论说:当男友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就跟这位女生分手了。

原因是在照片上,女生的后面有一面镜子,在镜子里面隐约可以看到相机旁边站着另外一个男人。

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镜后人。

心理学:人的一生就是了解自己的过程,怎么去了解自己?

自我剖析+记录+分析他人+记录+以己度人分析偏差+总结记录。

总之慢慢培养自我感知力,是快速了解自己的必备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区别?

心理学角度认识自己和他人,认识自己是有区别的,因为有投射原理。这说的是人依据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比如,认为自己喜好的别人也会喜好,自己厌恶的别人也厌恶,又比如自己有坏念头或某种不良习惯,反向指责批评别人有坏念头或不良习惯;或是把自己嗤之以鼻的特征、态度、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指责别人态度不端欲望太强。

也就是,其实别人真未必是我们感觉到的那些“别人”,“别人”很可能是你的投射。基于此,我们所受到的,那个想象中特殊而完美的“别人”的困扰,就很好理解了

心理学上的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

如何从心理学方面认知自己,认识他人?

为了活得更自在,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时候,可以更好的了解他人。

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是,成人的内心冲突,神经症,身心症状都跟童年的经历,创伤有关。

从出生之前,父母的基因,个性,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开始对我们产生影响。在子宫中的回忆跟妈妈的情绪有关,妈妈是焦虑的,恐惧的,悲伤的,快乐的,直接对孩子的神经和身体发育产生影响。健康快乐的妈妈,孩子健康和快乐的机会就很大。

出生开始,我们没有行为能力的时候,我们的亲密陪伴者对我们的照料方式就开始影响着我们。我们是被无条件满足的,还是被冷落,被忽略的,让我们对世界是否有安全感,有希望。

当我们饿了,冷了,我们只会用哭声表达自己需要,妈妈及时把我们抱起来,喂奶,换尿片,添加衣服,让我们感到自己是被爱的,值得爱的,爱的记忆会保存在身体里,在未来分离,孤独的时候也可以温暖着我们。我们会成长为更坚定,乐观,勇敢的人。

反之,童年一直无法满足的爱的需求,会一直重复,直到被看见,被满足。

有的人在感情中一直受到伤害,无论分手几次,都容易被同样类型的人吸引,经历同样的被伤害,被抛弃。

直到我们在探索潜意识的时候,发现内心应该填满爱的地方是一个空洞,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无意识的不断攫取,只要是一点点,都毫不犹豫地收纳去填补空洞,忘了判断那些轻易得到的爱是否真诚和恒久。容易被表面的爱吸引,而被背后的别有用心所伤害。幸运的童年疗愈一生,不幸的一生疗愈童年。

认识自己,从觉察自己的现在与童年的关系开始。

过往的关系和经历让我们成为了今天的自己,今天自己的行为,思维模式都可以从过去中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頭條萊垍

一个女生说,我渴望亲密关系,但是走入亲密关系之后发现自己抗拒伴侣的靠近。

有个朋友说,我也知道熬夜不好,但是我每天晚上就是不能按时睡觉,即使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一位来访者说,我很感激我妈妈,很爱她,但是她一说话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我们探索自己,往往是从内心发生冲突开始。

认识自己,可以更好的了解他人,和他人相处。

我们都有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这个跟我们大脑的镜像神经元结构有关。因为这个结构,我们可以捕捉到他人的表情,行为,观察会激起我们类似表情和行为背后相关的情绪和感受,想法,让我们以为自己懂得他人,了解他人此刻的想法和感受。很多时候,我们的猜测跟事实是相近的。頭條萊垍

当朋友说,因为家人的离世,他非常的哀伤。看到对方哀伤的表情,语气,唤起我们过去丧失亲人,或者宠物,心爱的物件的悲伤感受。我们说,我懂得你的感受。虽然每个人的哀伤只属于自己,但是感受是相通的。

用我们内在的经验去理解,感同身受别人,更好的感受他人此刻的需要,而不是误解,漠视。

保持对自己的好奇,认识自己,也更好的认识他人。

用心理学知识淡淡认识自我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其中“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往往处于社会生活的现实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与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协调矛盾,尽可能地寻找权宜之计,是个体最终行为表现的决策者,时而管理本我,时而服从超我。

只有自我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方向。

怎么通过心理咨询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谢邀,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一个时时且处处都充满矛盾的社会环境中,矛盾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总能根据矛盾的这两个属性,给我们分析我们内心所想的利与弊以及由于太自我而给以后的生活所带来的危害,总是那么地一针见血或者说恰到好处,其实,我们周围的很多人都可当心理学家,由于长期以来太自以为是,总想多换个角度审视自己,更深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进而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个性属于矛盾的特殊性,特殊性同样属于矛盾的范畴,它同样也有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地转化,也只有这样的分解开分析,心中所有的疑虑与困惑,就会慢慢解开,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和认识自己。

心理学家把自我区分为哪两方面?

自我意识中包括了“主我(I)”与“客我(ME)”两个对立统一的部分。“主我”就是主观的“我”,即是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客我”就是客观的“我”,即是自己活动的被觉察者。(米德对James观点的发展)

个人的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所构成。

为什么心理学的书很多都在谈要“接纳真实的自己”?这个“自己”指的是什么?

比如一个人个子不高,如果他不接受这个现实,整天和自己的身高较劲,看到个子高的人心里不舒服,听到别人说矮子也以为是在说自己。

相反的,如果他能够坦然接受,上述这些就不会对他造成什么烦恼或伤害。

再比如一个人出身不好,他不愿接受现实,整天怨天怨地,仇视比他出身好的人,不好好努力,总拿自己的出身当借口。

如果他接受这个事实,就有可能集中自己全部的力量,努力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状况。

所谓接纳真实的自己,是指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包括出身、外貌特征、性格等等。

没有人生来是十全十美的,正是这些缺憾成就了独特的“自己”。

接纳自己就是不再和这些无法改变或很难改变的事实纠缠,减少无谓的烦恼。

能接受自己的人通常比较豁达,内心平和,能够专注于经营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这样的人也会有同理心,能够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具备了这些条件的人,自然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

添加老师微信 qgzx5520(长按复制微信号)或LINE ID ve1314 可享受一对一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