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感的心理学知识总结,你知道哪些爱情心理学?

你知道哪些爱情心理学?

第一次,女生和男生约好五点去小镇吃饭,过了时间人还没到,女生打电话问男生为什么还没来,男生说打游戏忘了时间,女生(深呼吸)表示不能发火要温柔,于是压抑火气……

第二次,女生和男生约好去图书馆,过了时间,人还没到。打电话问原因,男生说在打篮球忘了时间,女生(再次深呼吸),表示要给他面子要温柔……

如此N次后有一天,女生心情也不好了,看到男生还和一个女生多说了几句话(纯属正常范围),之后他们去操场散步,女生就一直闷闷不乐,于是有下列对话——

男:你怎么了?

女:你说我怎么了?(男生思考一下,难道是刚刚我步子迈得太大还是我迈错了步子还是……)(女生内心活动——从那次吃饭起他迟到再到约好去图书馆他迟到再到N次……总之怎么想怎么心情不爽,就是要发火)

注意!!!:其实男生所能想到的事情不会超过半个小时,但是对于女生来讲,一件事有可能过去,但是那件事给她带来的窝火的感觉不会过去,相反只会一直沉淀,然后总要爆发的。这个时候呢,请不要硬碰硬,这些都不是“事情”本身的问题,而是需要缓解情绪的问题,

请参考下列对话——

女:那你说你什么地方错了(强烈建议不要这么作!!!)

男:你别生气了,一切都是我的错,就算我有什么对的地方那也是我的不对。

接下来是重点——

所有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都只是心情的表白,与决定无关,他有可能现在可以爱你爱到可以去摘星星,但是那只是他现在的心情,不代表将来。(甜言蜜语什么的,都是浮云,听听就笑笑吧,当真你就输了)。女生总希望男生能看穿自己在想什么、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男朋友能第一时间帮自己达成心愿,张老师建议,女生千万不要这么想,男生和女生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你直接告诉他你想要什么他都未必能帮你把事情办妥贴了,你要是指望他能是你肚子里的蛔虫那就只能空指望了。

举例:张老师和孩子去公园散步,他是从来不会想到孩子饿不饿冷不冷的问题的,因为他觉得反正我不冷也不饿(大笑)。

接下来是重中之重的重点——

爱是给予不是索取。能给与对方爱和温暖的人,那他自己一定是充满爱和温暖的人,需要索取的人一定是匮乏这类需求的人,简称“情感上的乞丐”。

不信你看——慈善家都是富人,需要索取的都是乞丐。

PS: 有点凌乱,重在记录和分享,与君共勉^_^

有哪些与爱情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人们容易被与自己相似的人吸引,因为聊得来,有共同话题,但是有的人也会觉得乏味。

所以,人们也容易被与自己差异大的人吸引,因为很新奇,总能给自己带来新鲜感。

我们更容易喜欢离得近的人,见面次数多,会加深喜欢的感觉。

有的时候我们经常遇到一个人,可能不是真的经常遇到,只是因为对ta更关注。

人们更喜欢哪些喜欢自己的人。

第一印象是首因效应,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会让人更加喜欢自己。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印象会越来越不重要,会产生近因效应,就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让自己产生的印象。

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本能上就会想要与ta亲密接触,如果不想亲密接触了,可能是因为不爱了,身体往往很诚实。

一见钟情可能是因为自己曾经就有很多对于另一半的幻想,当遇到那样一个人的时候,就爱上了,认为自己一见钟情。

心理学必备知识总结?

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边缘学科。基础心理学广义上是指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狭义的是指普通心理学(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学科)。

二、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意志

·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也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情绪、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间的关系。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2、人格(个性):需求和动机(倾向性 动态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特征 静态的)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需要: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需要就变成了动机。有了动机才可能去行动。頭條萊垍

·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

·气质: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三、心理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这一认识得到了人们生活经验,监床事实,心理发生、发展过程,脑解剖和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頭條萊垍

心理是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自己)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是有能动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是大脑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事物形象,概念,体验。

心理支配行为,行为表现心理,按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动物)、知觉(脊椎动物)、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思维和意识(人类特有)四人阶段。

四、心理学流派及当代研究取向

1、构造心理学

冯特和铁钦纳采用实验内省法(被试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自我观察),分析意识的内容和组成,以及意识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例如哭、笑、思考背后的心理元素。后来看来内容太狭窄,太脱离生活实际,不能将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

2、行为主义

华生研究人的行为,查明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规律性,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组合。

3、格式塔心理学

是德语的音译,又称完形心理学。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等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

4、机能主义頭條萊垍

杜威、詹姆士主张意识是一连续的整体,不应分解成感觉、情感等元素,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应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5、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能够觉察的心理活动)、潜意识(人的本能冲动,出生以来被压抑的人的欲望)、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的中间心理状态)。人的心理结构分三层: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健全的人。頭條萊垍

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的作用,以及儿童期经验对人心理和人格的影响,这对心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仍至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人本心理学頭條萊垍

罗杰斯、马斯洛认为人有自我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应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的第三势力。

7、认知心理学

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反人看作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

8、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发展的新动力,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包括脑解剖,大脑的物质变化与机能定位等。

五、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下,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调查法(访谈法与问卷法),个案法,实验法(其中有自变量,因变量,无关的额外变量)。

什么是情感学?要从什么学起?

1.概念:情感是心理学中用来描述感觉或情绪经验的概念。在心理学里,情感是生物体与刺激相互作用的导体。这个词有时也指情感表达,例如通过面部、声音或手势等行为。

2.地位:情感领域是现代心理学描述的三个分支之一,这三个分支分别为认知、意动和情感。所以情感也在“心理学”的行列中,即 “情感”、“行为”和“认知”。

3.可以先从学习这六种主要情感理论开始。

1)情感进化论

查尔斯·达尔文认为情感之所以进化是因为它们具有适应性,可以使人类和动物生存和繁殖。爱与感情的感觉引导人们寻找伴侣并繁殖。

2)詹姆斯·兰格的情感理论

情感是由于对事件的生理反应而产生的。

3)炮弹情绪理论

情感的生理和心理体验是同时发生的,而一种不会引起另一种。

4)沙赫特·辛格理论

生理唤起首先发生,然后个人必须找出引起这种唤起的原因,并将其标记为一种情感。刺激导致生理反应,然后进行认知解释和标记,从而引起情绪。

5)认知评估理论

思考必须首先发生在经历情感之前。事件的顺序首先涉及刺激,其次是思考,然后导致生理反应和情绪的同时发生。

用心理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知之愈深,爱之?

稳定情感建立在情绪的基础上,情感一般通过情绪来表达。知之愈深,指知觉的深度,可以理解为心理加工的深度,即个体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脑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因为加工的深度提高,所以表现出来的即为情感的深度,情感是稳定的深刻的高级感情

知之愈深,爱之愈切 即可理解为:因为加工深度高,可观察到的人的情绪比较外显,冲动型高,所以表现出个体的情感方面的稳定,深刻。

例如:某人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所以他会去更多的在心理上加工这样东西,或者事件也可以。而其他的事件或刺激,他不熟悉,或者没有情感,即不会深度的加工它,即表现不出情感的稳定和深刻。

在心理学上什么叫做情感转移?会导致怎么的结果?

迁移是指人类情感情绪过程作用对象由于一定原因而的转移,替换的现象。

为了更容易理解,咱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吧:在精神分析学中把迁移叫做移情,患者在长时间的同医生沟通交流后把自身曾经对一个人的感情转移到医生的身上。这是情感的迁移。而患者在情感迁移过后随之把对那个人的情绪重演到医生身上,就是情绪的迁移。这个整个过程叫做移情。目标是让患者在移情后能更理智的分析自己和对方。

迁移迁移更多时候被用在能力的描述上,如观察能力到逻辑思维能力的迁移,它指的是两种技能在其构成上有相同的部分,并作为桥梁从一种能力发展出另一种能力的过程。比如观察力的构成中包含注意力集中性,观察严谨性。当继续培养同样需要这两种能力的逻辑思维时,就被称作从观察能力到逻辑思维能力的迁移。

心理学上什么是依恋,依恋的特点有哪些?

“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重要他人间通过亲密互动形成的持久、强烈的情感联系或联结。

1.安全依恋。按照理论,当知道存在一个可在需要时返回其中的安全基地时,人能够最好地从事探索行为。

2.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焦虑-抵抗依恋风格的人会对探索行为及陌生人焦虑,即使母亲在场亦如此。

3.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焦虑-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会回避或忽视——在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

4.“紊乱依恋”。 “紊乱依恋”不是一种依恋风格,因为它是连贯风格或应对模式的缺乏。

心理情感包括哪些?

情感是心理学部分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章节中的内容,是教师招聘考试一个比较常考的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考察,考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举例子出题,有时也会直接考查概念反选。所以识记概念并充分理解,把握每个类型概念的关键点很重要。

如何从心理学上解释「同理心」(又称:共情)?

共情:又称同感、同理心、移情等指的是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感受并对他人的处境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也是人类与生俱来,能与他人更好链接的心理能力。

例如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会对其他婴儿的哭声产生反应,而当他们12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安慰悲伤的同伴,12-18岁的孩子就会有主动帮助他人的行为。

而通常这是人“镜像神经系统”在运作,即察觉情绪→进行行动→感同身受,例如女性看爱情电影往往容易比男性更容易感动,说是女性感情更加细腻,其实也是女性“镜像神经系统”比男生更发达的表现。

而共性的特征就是接受他人观点、不评论他人、识别他人情绪与他人一起感受。而共性能比同情、回应更好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公司职员负责的项目出错,领导无论是批评还是安慰,都不如表示自己也曾遇到类似困难,并讲述经验能更好让其成长。

而为了更好与他人的链接,共情也则需要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想法,然后与他人一起感受。这样才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稳固,让生活更美好。所以共情也是人类最美丽的心理能力。

用心理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知之愈深,爱之愈切”?

稳定情感建立在情绪的基础上,情感一般通过情绪来表达。知之愈深,指知觉的深度,可以理解为心理加工的深度,即个体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脑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因为加工的深度提高,所以表现出来的即为情感的深度,情感是稳定的深刻的高级感情 知之愈深,爱之愈切 即可理解为:因为加工深度高,可观察到的人的情绪比较外显,冲动型高,所以表现出个体的情感方面的稳定,深刻。 例如:某人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所以他会去更多的在心理上加工这样东西,或者事件也可以。而其他的事件或刺激,他不熟悉,或者没有情感,即不会深度的加工它,即表现不出情感的稳定和深刻。

添加老师微信 qgzx5520(长按复制微信号)或LINE ID ve1314 可享受一对一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