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情绪情感及意志,态度意志情绪理智情感的区别?

论述情绪情感、意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认识、情感与意志是人的心理的基本过程。这些过程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首先,意识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的意识活动是受目的支配的,目的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人认识活动的结果。

人的认识越丰富、越深刻,他的活动

什么是情绪情感,大学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和调适?

情感贯穿于所有维度,是对精神需求被满足与否的感受。

情绪是低维度的情感,情绪都是非理性的。

情绪 = 欲望被满足与否的感受 + 物质保障需求被满足与否的感受。

情绪观以上的维度只产生情感,不产生情绪。情感与情绪生成与变化 = 需求是否被满足的结果 + 其过程中的阶段性结果 + 其过程中对结果是否能被满足的预测 + 事实体验的感官确定程度。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内在的感受,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其外显的行为或生理变化来进行推断。意识状态是情绪体验的必要条件。頭條萊垍

情绪无好坏之分,一般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有好坏之分,所以说,情绪管理并非是消灭情绪,也没有必要消灭,而是疏导情绪、并合理化之后的信念与行为。这就是情绪管理的基本范畴。頭條萊垍

1. 6H4AS情绪管理方法 用以增加快乐,减少烦恼,保持合理的认知、适当的情绪、理智的意志与行为。

优化情绪 6H(HAPPY):奋斗求乐、化有为乐、化苦为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

负性情绪 4AS: A:ASK即反问,反思,S;STEP即步骤A.值得吗?自我控制。B.为什么?自我澄清。C.合理吗?自我修正。D.该怎样?自我调适。

2. 合理情绪疗法(ABCDEF理论)

基础:阿尔伯特·艾利斯的ABC理论

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完整的治疗模式由ABCDEF六个部分组成:

A:activating events,指发生的事件。 

B:beliefs,指人们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指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 指劝导干预。

E:effect,指治疗或咨询效果. 

F:new feeling,指治疗或咨询后的新感觉。

要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就要劝导干预(D)非理性观念的发生与存在,而代之以理性的观念。等到劝导干预产生了效果(E),人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心里的困扰因此消除或减弱,人也就会有愉悦充实的新感觉(F)产生。

态度意志情绪理智情感的区别?

态度、意志、理智、情感、情绪之间相互支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着人的选择。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意志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由内心深处产生的心理活动;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理智是通过大脑分析、判断、综合而得出的现实可行的行为反应;情感是人对事物或人产生的态度体验。

做事情的时候一切由态度决定,进取的时候个人意志应当做主角;失败后落寞的时候,理智应当作为主角,情感是通过情绪来表现的,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只能做一个配角,可以用来调节情绪,但最好别占主导地位,否则会出事情。

简述心理过程所包含得三项内容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之间的关系?

认识过程:人可以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舌头尝,手触摸等途径获得客观事物的色、声、气味、味道、软硬、冷热等个别属性的信息,这就是感觉.当获得关于某一事物足够数量的个别属性的信息时,人就可以获得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完整印象,这就是知觉.这种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初级认识,就是感觉和知觉,简称为感知.人们为了积累实践经验,在感知到客观事物的信息之后,要把这些信息在头脑中储存起来,必要时再加以回忆,这种心理活动叫做记忆.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人们利用已有的感知信息和记忆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对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达到一定的理解,并由此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思维.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作为一个主体,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决不会无动于衷,总要对认识对象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并产生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恐惧或愤怒等主观体验,这些表现为主观态度或体验的心理现象称为情绪或情感,这是心理过程的另一方面,也即伴随着认识过程的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时,不仅认识事物,产生情感,还要采取行动,不论是积极地进取,或是消极地回避,总要对环境作出应答性活动.人有意识地反作用于客观现实的活动称为意志行动.意志行动中下定决心、制定计划和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等内部心理活动称为意志过程.

三者的关系:知、情、意是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情感、意志随认识而产生.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就是说认识对情感的影响.反过来情感和意志又会影响认识过程,例如,对职业的热爱和成才的决心可以加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大学生情绪与情感的特点有哪些?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具有青年人共有的情绪和情感特征,情感丰富、复杂、不稳定。青年人对人、事、社会现象十分敏感、关注,对友谊、美、爱情、正义等的追求十分执著,爱思考、辩论,甚至于以行动来维护心目中的真善美;他们的情感体验深刻、强烈,感情容易外露,喜怒哀乐常形于表面,在外界刺激下容易冲动、凭感情用事,过后又懊悔不已;情绪起伏波动较大,呈两极趋势,有时兴奋激动如火山爆发,有时消沉忧郁,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此外,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其独特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生理状况,使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鲜明的特点:

1.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

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素养,加上社会和自我的高要求、高期望,因而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一般能用理智约束冲动,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适,从总体上看来,大学生情绪和情感是比较稳定的。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仍有不稳定因素存在,突出表现在,情绪和情感经常在两极之间起伏、动荡:时而平静,时而激动;时而积极,时而消极;时而肯定,时而否定;时而外显,时而内隐,呈现出波动性的特征。这种波动性是由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三方面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由于性成熟和性激素分泌旺盛,使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之间出现暂时的不平衡,易产生情绪波动。另外,从人体生物节律来看,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有周期性的变化,处在高潮期时,人感到体力充沛、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处在低潮期时则正好相反,人会觉得疲劳乏力、心情沮丧、思维迟钝,也呈波动的特点。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时期,产生各种内心矛盾并不断冲突,如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理想与现实、闭锁与开放等等,这些内心矛盾和冲突常会打破大学生的心理平衡状态,引起情绪和情感的波动起伏。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尚未成熟,虽然他们对社会现象和政治事务极为敏感、活跃,但是人生观的不稳定、认识上的不成熟往往使他们不能对社会现实和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容易以偏概全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容易跌到悲观失望的谷底,难以自拔。

总之,由于大学生自身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上的不平衡,使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呈现出忽高忽低、激烈多变的两极波动,并与稳定性共存,形成稳中有动的特点。

2.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存

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丰富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首先,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极为丰富,不论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还是从事社会活动时,无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大学生在自我情感体验方面敏感丰富,注重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和好胜心;在学习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科学和真理,憎

恨迷信和谬误;大学生对祖国、社会和集体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义务感,嫉恶如仇,喜恶分明,正义感鲜明;大学生对纯洁的友谊和爱情十分向往,还积极地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体验到美的感受。等等。

心理学必备知识总结?

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边缘学科。基础心理学广义上是指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狭义的是指普通心理学(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学科)。

二、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意志頭條萊垍

·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也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情绪、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间的关系。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2、人格(个性):需求和动机(倾向性 动态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特征 静态的)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需要: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需要就变成了动机。有了动机才可能去行动。

·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

·气质: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三、心理本质頭條萊垍

心理是脑的机能,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这一认识得到了人们生活经验,监床事实,心理发生、发展过程,脑解剖和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

心理是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自己)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是有能动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是大脑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事物形象,概念,体验。

心理支配行为,行为表现心理,按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动物)、知觉(脊椎动物)、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思维和意识(人类特有)四人阶段。

四、心理学流派及当代研究取向

1、构造心理学

冯特和铁钦纳采用实验内省法(被试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自我观察),分析意识的内容和组成,以及意识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例如哭、笑、思考背后的心理元素。后来看来内容太狭窄,太脱离生活实际,不能将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

2、行为主义

华生研究人的行为,查明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规律性,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组合。

3、格式塔心理学

是德语的音译,又称完形心理学。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等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

4、机能主义

杜威、詹姆士主张意识是一连续的整体,不应分解成感觉、情感等元素,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应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5、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能够觉察的心理活动)、潜意识(人的本能冲动,出生以来被压抑的人的欲望)、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的中间心理状态)。人的心理结构分三层: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健全的人。

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的作用,以及儿童期经验对人心理和人格的影响,这对心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仍至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人本心理学

罗杰斯、马斯洛认为人有自我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应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的第三势力。

7、认知心理学

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反人看作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

8、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发展的新动力,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包括脑解剖,大脑的物质变化与机能定位等。

五、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下,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调查法(访谈法与问卷法),个案法,实验法(其中有自变量,因变量,无关的额外变量)。

什么是情绪、情感、意志力状况?

情绪是人脑对于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情感,是环境因素的价值关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情感是于某一具体事物所产生的情感,是某一具体事物的价值关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意志力意志力可被视为一种能量,而且根据能量的大小,还可判断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薄弱的,还 是强大的;是发展良好的,还是存在障碍的。

心理学中意志的定义是什么?

心理学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指一个人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行动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頭條萊垍

人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能动地改造世界,成为现实的主人。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预先确定目的,并有计划地组织行动来实现这一目的。人在从事活动之前,人的这种自觉的目的性,还表现在能发动符合于目的的行动,同时还能制止不符合目的行动。

意志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这是意识活动的核心。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人的所有目的的行动都是意志的表现,有的行动虽然也有明确的目的,个体的行动需要克服的困难越大,意志的特征就显得越充分、越鲜明。

意志是有目的的行动,这就决定了意志行动是受人的主观意识调节和控制的。

人的情绪、精神、意识和意志有什么区别?是否有归属或层次关系?

⊙2018.12.06

这个问题涉及的內容较多,要将这些予以区别,分属并划分层次,首先要弄清楚这些内容,然后才能一一解答。

情绪是什么呢?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精神是什么呢?精神即情感,属大脑的思维活动,记忆交流,喜怒哀乐、社交和自控力,精神即“精气”与“元神”。

意识是什么呢?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

意志又是什么呢?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倾向。

综上所述,看起来高深不可测,而且又如此复杂,其实只要认真的分析,象抽絲那样追根寻本,就会发现,情绪、精神、意识、意志只和两个字有关,那就是“心意”。

而心是什么呢?“心”本意是心脏。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因此把思想、感情都说做“心”。又由思维器官引申为心思、思想、意念、感情、性情等,又引申为思虑、谋划。

意是什么呢?意是大脑产物,是人对事物的思想与情态和对事物的态度。

这样看来,心已涵盖了意的内容。

有一句成语:相由心生。相是什么,相就是意!意也是心所生,一切归属于心,所心之支配。

谢谢朋友邀请,更谢审稿者辛苦审阅!

祝大家安康!

一一《养气场》

简述情绪和情感的涵义、种类和功能?

情绪:是受外界干扰而产生的心理活动情感:是内心自发引起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同认识活动一样,仍然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不过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认识活动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包括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它们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联系。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添加老师微信 qgzx5520(长按复制微信号)或LINE ID ve1314 可享受一对一咨询服务